编辑:叶知秋 来源:中国网 阅读量:4200 时间:2023-03-04 08:15:55 阅读量:6406
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,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——
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
过去一年,积极的财政政策成效如何?今年,积极的财政政策“加力提效”体现在哪里?在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的“权威部门话开局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,财政部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。
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
2022年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.37万亿元,比2021年增长0.6%。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.06万亿元,增长6.1%,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财力支撑。
2023年,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。财政部部长刘昆介绍,“加力”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。
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,在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.06万亿元的基础上,统筹财政收入、财政赤字、贴息等政策工具,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。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,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,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。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,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,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,兜牢兜实基层“三保”底线。
“提效”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。
“一方面,完善税费优惠政策,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,着力助企纾困。另一方面,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更好发挥财政资金‘四两拨千斤’的作用,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,促进消费。同时,加强与货币、产业、科技、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,形成政策合力,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。”刘昆介绍。
当前中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,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,外部环境动荡不安。“应对这些风险挑战,要求我们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,优化政策工具组合,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,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。”刘昆说。
落实好税费支持政策
据介绍,2022年,中国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4.2万亿元,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2.46万亿元,超过2021年办理留抵退税规模的3.8倍,力度是近年来最大的。
其中,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扩围加力提速,上半年即“大头落地”,全年存量留抵退税任务提前到二季度集中完成,各项优惠政策实现了“早出快出,尽早见效”;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、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、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等一揽子政策接连推出,形成纾困合力。
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介绍,税费支持政策发挥了显著的减负纾困效果。据统计,2022年,全国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费负担下降2.7%;中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至13.8%,剔除大规模留抵退税一次性因素影响以后,税负水平约在15%左右。
2023年,各项税费支持政策将继续发挥助企纾困、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作用。“我们将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纾困需要,尽快研究明确政策,抓好落地见效,推动形成‘水深鱼归’‘水多鱼多’的良性循环。”朱忠明说。
朱忠明介绍,今年将继续实施好已经明确的减税降费政策,扎扎实实把该减的税费减到位。同时,对现行减税降费、退税缓税等措施,该延续的延续,该优化的优化,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市场主体。
民生等重点支出有保障
今年的财政收支形势会不会影响民生保障等重点支出?
刘昆预计,今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有基础,“一是经济回升会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,二是去年我们集中实施了留抵退税,去年的基数就相应偏低。”
“从财政支出情况看,科技攻关、乡村振兴、生态环保等重点支出刚性增加,养老、教育、医疗卫生等基本民生短板需要继续加强保障,支持区域协调发展、增强基层‘三保’能力、转移支付也需要保持必要力度。”刘昆说。
刘昆介绍,财政将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:
——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。用好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,支持减负稳岗扩就业。支持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,帮助农民工、脱贫人口、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。继续支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,缓解结构性就业的矛盾。
——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。持续健全财政教育投入机制。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,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,支持改善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。
——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。支持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,健全基本医保筹资机制。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。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。
——提升社会保障水平。深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。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。完善生育支持措施和应对人口老龄化财政政策举措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。
——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,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,支持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促进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转型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2023-03-01 08:09:00
2023-02-23 10:55:00
2022-08-18 06:35:00
2022-08-17 18:21:00
2022-08-17 16:08:00